2018年6月2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机关党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专题报告会在八百人大教室举行。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专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主持报告会,机关党委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此次活动是机关党委“学习十九大精神”系列讲座第四讲,也是机关党委二级党校的课堂教学。
张建明表示,我们即将迎来建党97周年诞辰,又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系统回顾和梳理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和总结改革开放40年国家发展与建设所取得成就和经验,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意义重大。
在一个半小时的专题报告中,杨凤城围绕“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两个方面展开了系统讲授。杨凤城教授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中,提到了意义深远的三句话。第一句话: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第二句话: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句话: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从这三句话出发,杨凤城进一步讲解了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关系。他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特别讲到了新时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现在进入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与逻辑起点,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起来和强起来,是跟改革开放连在一起的,是改革开放让中国摆脱了贫穷。
杨凤城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并提出,为什么我们认为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就是因为关键时期他能够奠定历史发展的方向,甚至扭转历史的方向,特别是1992年“南巡讲话”,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者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让一切有利于生产发展的要素——资金、技术、制度等活力充分迸发,使得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狂飙突进。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之后,中国在进一步走向富裕的同时,强起来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方面。
杨凤城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时代特点和新的实践经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认真聆听了专题报告会。大家表示,杨凤城用生动的案例讲述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及相互关系,史实丰富、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在建党97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让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对党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建设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全校教职员工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团结一心、戮力前行,为学校早日建成“双一流”贡献智慧与力量。(人大新闻网 图文/校报 编辑/魏宁)